立冬:君子以俭德避难-明生-尊龙凯时官方旗舰店
冬的本义是终结,是先民系绳记事的绳结。会针线活儿的人在线两端都打上结,即是冬的形象。但它后来借用,指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冬,四时尽也。”冬因此特指一年之中第四季的三个月。人们说,“冬”字从夂(音、义同“终”),从二“丶”。“夂”意为“终止”“到头”“到顶”。“丶”意为“入主”“进驻”。两个“丶”及“夂”各代表冬季的一个月。自下而上三部分笔画分别代表太阳进驻冬季第一月(意为阳光所能照进室内的一点),进驻冬季第二月(阳光所能照进的更靠里边的位置),以及冬季的终止月(第三月)(阳光所能照进的最里位置)。在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农闲时节,阳光最受关注,与屋檐阴影一样是人们计时度日的工具(冬字的篆体即体现阳光照射地面面积的情形)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”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,收藏入库,动物也已准备冬眠。立冬表示冬季开始,万物收藏,规避寒冷。《诗经》里就有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”的名句。《礼记·月令》说立冬之际,“是月也,天子始裘”。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,昭告庶民:冬天已经来临。《吕氏春秋·孟冬》:“是月也,以立冬。先立冬三日,太史谒之天子,曰:‘某日立冬,盛德在水。’天子乃斋。立冬之日,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。还,乃赏死事,恤孤寡。”
天文学上也把“立冬”作为冬季的开始,按照气候学划分,我国要推迟20天左右才入冬。我国地区差异之大在立冬节气上也有表现:北方大地已是风干物燥、万物凋零、寒气逼人;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、鸟语花香、温暖宜人;华北地区出现初雪了,雨、雪、雨夹雪、霰、冰粒等都能见着,南方还是艳阳高照,最北的地带跟最南端的温差可达30℃~50℃之多。
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开始,冷空气开始在大地上肆虐。立冬期间的冷空气,不是把山区的红叶一扫而光,就是把城里的树也吹成光杆,让人们有一种一下子进入冬天的感觉。人文领域的节日“光棍节”即在立冬后三四天。立冬,意味着阴阳不交、天地不通、上下不通,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更加少了,虽然大地贮存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消耗掉,此时还不会太冷,但气温已经逐渐下降。
立冬的大地,草木凋零,蛰虫休眠,万物活动趋向休止。传统文化中有立冬补冬的习俗。在寒冷的天气,人们多吃一些温热补益的食物,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,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。立冬时节的营养以增加热能为主,古训有“秋冬养阴,无扰乎阳”“虚者补之,寒者温之”之说。元代忽思慧的《饮膳正要》说:“冬气寒,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。”民间也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“冬令进补,开春打虎”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等说法。
有意思的是,尽管冬天如此重要,但在先秦中国语汇里,冬字很少出现在王公贵族的语境里。在王公大人那里,春、秋,乃至“夏”字是较为普遍的。冬字似乎属于平民大众。《诗经》中的冬天是民间的:“雨雪瀌瀌,见晛曰消。”“北风其凉,雨雪其雱。”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;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”“二之日凿冰冲冲,三之日纳于凌阴。四之日其蚤,献羔祭韭。”“我有旨蓄,亦以御冬。”……千载以下,我们读这些诗句,仍不免脊背生凉,而又能感受到民众在冬天热烈健旺的生命力。
不仅如此,民众对冬天积极向上的心态也表现在他们的文学创作里。有名的《寒号鸟的故事》即是民间给文学殿堂最早、最朴素的礼物之一。寒号鸟在炎热的夏天时,它的羽毛纹理多彩绚烂,于是自己鸣唱道:凤凰不如我。当盛暑时,文采绚烂,乃自鸣曰:凤凰不如我。到了冬天严寒的时候,寒号鸟的羽毛脱落,萧索的样子就像一只雏鸟,就自己鸣唱道:得过且过。比至深冬严寒之际,羽毛脱落,索然如彀雏,遂自鸣曰:得过且过。当代歌手谭咏麟也有《冬之寒号》:“我今瑟缩于风霜中,躲于街边的角落,茫茫然流离于街中,漆黑中感叹着,冷风拉紧心底结,多少辛酸,多少泪,谁人曾于我心底里,留低多少梦……”
立冬三候:一候水始冰,二候地始冻,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;土地也开始冻结;“雉入大水为蜃”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,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,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。
这三类物候中,冰在古人心中有特殊的意义。从对冰的无可奈何到能利用冰,有着漫长的历史。中国人有着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结冰、封冻和解冻的文字记录:“孟冬之月,水始冰,地始冻。仲冬之月,冰益坚,地始坼。季冬之月,冻方盛,水泽腹坚,命取冰,冰以入。孟春之月,东风解冻,蛰虫始振,鱼上冰。”人们在对冰的观察中还把冰作为清洁、纯净的象征,汉语成语有“玉洁冰清”“冰魄素魂”“冰肌玉骨”,等等。冰的出现,意味着天寒地冻不远。季节冻土可以杀死有害的病虫菌,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益处。野鸡飞入大海变成了大蛤,这跟鸟雀飞入水里变蛤是一样的现象,不过其中仍有差别,即人们对天气的感受从阴气加重为寒气。对古人来说,如果立冬时的水面不开始结冰,就表明阴气不足;如果地面不开始封冻,那就是灾祸的征兆;如果野鸡没有消失而大蛤没有出现,社会上就会出现很多淫荡的女人。这些如果中,大概最后一个如果是最无厘头的。
在把人群分为大小上下二元的中国文化里,先哲把冬天划属给下层民众。掌握了话语权的哲人说,立冬意味着“大往小来”。强大者离开了,弱小者的日子来临了。冬天的淫威使强者、专制者不再能对民众为所欲为,他们袖手取暖之际,也给了民众自处的自在。但哲人对立冬的这类现象是否定的,在哲人看来,立冬意味天上的阳能难以到达地上,天地不交,闭塞不通,立冬意味着“天地闭,贤人隐”,意味着君子大人退场,小人们上场。先哲以为,在立冬这样的自然律令面前,人间也要注意收藏,低调,不能招摇,“君子以俭德避难”。
在大时间里,立冬正好是在否卦时空。哲人以为这是天地不言的时候,是小人们自行其是、“痞气”外露的时候。不仅如此,除了否卦时空,立冬还有萃卦、晋卦时空。萃卦时空即是大自然的生物、人类社会的民众抱团取暖萃取之象。晋卦则是问候之象,在晋卦时空,人们相互间嘘寒问暖,此时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要有取暖的设施,不用说,民众自行解决取暖时,王朝时代的官场正在流行送取“炭敬”,即今天的“取暖费”。直到今天,11月中旬的晋卦时空仍是地方政府向居民保障供暖的最后时限。有意思的是,世界问候日(11月21日)在立冬节气期间,问候,晋见,问寒问暖,人文跟天文在此有着奇妙的印证。
但传统中国的王权仍察觉到了立冬的危险,他们不能放任民众,使其放任自流,或像在“萃卦时空”的民众处于“群众聚集围观型”的“乌合之众”状态。他们要用祭祀、庆祝一类的活动来运动民众,我们从“十月朔”“秦岁首”“寒衣节”“丰收节”等习俗活动中可以看到,立冬本是天地不交、精英民众上下难沟通的状态,却有了这么多的节庆依据。史书记载,汉魏时期,在立冬日,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,礼毕返回,要奖赏为国捐躯者,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。这一习俗在现代仍延续下来,每年冬天,政府都会派人向军属、烈属问寒问暖,“送寒衣”。
除此之外,王朝统治者也会在冬天动员民众“兴修水利”,统治者要“不违农时”,只有在冬天农闲季节劝农修水利。从都江堰、郑国渠开始,几乎每一朝代都有大型水利工程,秦国的灵渠和江南运河,汉代的白渠、龙首渠,隋唐的大运河,元朝的通惠河……如非特别残暴的统治者,我们可以想见水利工地上万民劳动的场景都在冬天,重视水利工程和修缮都江堰的诸葛亮曾经指出,“此堰为农本,国之所资”。
在传统中国,立冬也意味着平时上不起学的孩子有了进“冬学堂”的机会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,他需要为家里分忧,春耕秋收,都需要他帮忙,到农闲时节,孩子就可以进学堂认字,脱离“睁眼瞎”的苦海。从立冬开始,到腊月十五结束,三四个月的时间,就算是毕业了。跟秀才一类的读书人虽然有本质区别,但斗大的字能认一两箩筐,也就能够立身处世了。这一教育类似于今天的“扫盲班”。我们可以想见,中国民间大雅大俗的文艺创作,多半就出自这些“冬学堂”的学员。
对敏感的诗人来说,立冬是值得观察、沉思的。有意思的是,跟现代文人在立冬面前几乎交下的白卷相比,古人的感悟太丰富了。唐人李白有诗:“冻笔新诗懒写,寒炉美酒时温。醉看墨花月白,恍疑雪满前村。”宋人方回有诗:“立冬犹十日,衣亦未装绵。半夜风翻屋,侵晨雪满船。非时良可怪,吾老最堪怜。通袖藏酸指,凭栏耸冻肩。枯肠忽萧索,残菊尚鲜妍。贫苦无衾者,应多疾病缠。”陆游有诗:“室小财容膝,墙低仅及肩。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寸积篝炉炭,铢称布被绵。平生师陋巷,随处一欣然。”明人王稚登有诗:“秋风吹尽旧庭柯,黄叶丹枫客里过。一点禅灯半轮月,今宵寒较昨宵多。”
宋人仇远在立冬日写诗:“细雨生寒未有霜,庭前木叶半青黄。小春此去无多日,何处梅花一绽香。”这跟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言可相参证:“如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当然,现代中国的大诗人穆旦也贡献了他的杰作:
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,
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;
才到下午四点,便又冷又昏黄,
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。
多么快,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。
余世存:说二十四节气
共3693字,大约需要9分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