宗镜录-尊龙凯时官方旗舰店

  牛头下佛窟和尚云。若人不信一文殊说。十方文殊一时说。一佛涅槃。一切诸佛俱涅槃。何以故。不达色根本故。问。了色性无所有是本不。答。此是住观语。非是即事见根本。若即事见者。只汝生老病身。及无明淫怒。是色根本。事外无理故。是以若了一色根本。即举十方色同。名为一说一切说。一涅槃一切涅槃。当知色体无性。性无不包。又云。虽同凡夫。而非凡夫。不得凡夫。不坏凡夫。谓别有殊胜在心外者。即堕魔网。我今自观身心实相作佛。即是见十方佛同行同证处。问。佛身无漏戒定熏修。五阴不缚不脱。不敢有疑。且如大品经云。众生不善五阴之身。亦不缚不脱。甚令人惊疑。答。若向众生五阴外。别有诸佛解脱。无有是处。只了众生自性。从本已来。无有一法可得。谁缚谁脱。何得更有缚脱之异。问。经云众生与佛平等。无有缚。脱何得六道众生沉沦不得解脱。答。众生不了色心清净。妄想颠倒。不得解脱。若知人法常空。其中实无缚脱。问。作何观行忏悔。临终免被业牵。答。汝须深信诸佛所行所说处。与我今日所行所说处无别。乃至成佛尚不得涅槃相。何况中间罪福妄业可得。此是真实正知正见。真实修行。真实忏悔。但于行住坐卧不失此观。临终自然不失正念。

  佛窟下云居和尚。心境不二篇云。世出世间。俱不越自一念妄心。而有。一念才起。万像分剂。一念相生。便成心境。若非心境。何得有念可见。既有所见之念。又有能见之心。将知念即是境。见即是心。所见之念。便成色蕴。能见之心。便成四蕴。经云。五蕴是世间。一念具五蕴。一一蕴中。皆具五蕴故得一不碍多。多不碍一。所以心境交通。互为宾主。经云。境智互相涉入。重重无尽。即是一尘含法界。一一法皆遍也。观自一念动。即恒沙世界一时振动。观自一念常定。即六道众生悉皆常定。若谛了一念之体。即恒沙世界常现自心。由迷一念。即境智胡越。

  大珠和尚云。心性无形。即是微妙法身。心性体空。即是虚空无边身。示行庄严。即是功德法身。此法身是万化之本。随处立名。智用无尽。是无尽藏。问。何者是法身。答。心能生恒沙万法。故号法家之身。经云。一念心尘中。演出恒沙偈。时人自不识。问。真法幻法。各有种性不答。佛法无种。应物而现。若心真也。一切皆真。若有一法不真。真义则不圆。若心幻也。一切皆幻。若有一法不是幻。幻法则有定。若心空也。一切皆空。若有一法不空。空义则不圆。迷时人逐法。悟罢法由人。森罗万像。至空而极。百川众流。至海而极。一切贤圣。至佛而极。十二部经。五部毗尼。四。围陀论。至心而极。心是总持都院。万法之原。亦是大智慧藏。无住涅槃。百千名号。皆是心之异名。

  先洞山和尚心丹诀云。吾有药。号心丹。烦恼炉中炼岁年。知伊不变胎中色。照耀光明遍大千。开法眼。睹毫端。能变凡圣刹那间。要知真假成功用。一切时中锻炼看。无形状。勿方圆。言中无物物中言。有心用即乖真用。无意安禅无不禅。亦无灭。亦无起。森罗万像皆驱使。不论州土但将来。入此炉中无不是。无一意。是吾意。无一智。是吾智。无一味。无不异。色不变。转难辩。更无一物于中现。莫将一物制伏他。体合真空非锻炼。

  先曹山和尚云。古佛心墙壁瓦砾是者。亦唤作性地。亦称体全功。亦云无情解说法。若知有。这里得无辩处。十方国土。山河大地。石壁瓦砾。虚空与非空。有情无情。草木丛林。通为一身。唤作得记。亦云一字法门。亦云总持法门。亦云一尘一念。亦唤作同辙。若是性地不知有。诸佛千般喻不得。万种况不成。千圣。万圣尽从这里出。从来不变异。故云十方薄伽梵。一路涅槃门。

  灵辩和尚云。夫一心不思议。妙义无定相。应时而用。不可定执。经云。一切贤圣。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用有差别。随处得名。究竟不离自心。此心能坏一切。能成一切。故云一切法皆是佛法。心作天。心作人。心作鬼神。畜生地狱。皆心所为。好恶皆由心。要生亦得。要不生亦得。即是无碍义。只今一切施为。行住坐卧。即是心相。心相无相。故名实相。体无变动。亦名如来。如者不变不异也。无中现有。有中现无。亦曰神变。亦曰神通。总是一心之用。随处差别。即多义。一中解无量。无量中解一。了彼互生起。当成无所畏。又东方入正定。西方从定出。若了心外无法。一切唯心。即无一法当情。无有好恶是非。即不怖生死。一切处皆是解脱。故云当成无所畏。纵然心外有一切境法。亦从自心妄想因缘而生。无有自性。其体本空。如幻如化。

  先云居和尚云。佛法有什么多事。行得即是。但知心是佛。莫愁佛不解语。欲得如是事。还须如是人。若是如是人。愁个什么。若云如是事即不难。自古先德。淳素任真。元来无巧。设有人问。如何是道。或时答[鹿  瓦]甎木头。作么皆重。元来他根本脚下实有力。即是不思议人。把土成金。若无如是事。饶尔说得蔟华蔟锦相似。直道我放光动地。世间更无过也。尽说却了。合杀头。人总不信受。元来自家脚下虚无力。释曰。云居和尚。乃物外宗师。此土七生为善知识。道德孤迈。智海泓深。具大慈悲。常盈千众。所示徒云。但知心是佛。莫愁佛不解语者。此为今时学人。一向外求但学大乘之语。不能返本内自观心。明见天真之佛。若了此心佛。即自然智。无师之智现前。何烦外学。如云从门入者非宝。又云。从天降下即贫穷。从地涌出却富贵。若从心地涌出智宝。有何穷尽。故云。无尽之藏。但若得心真实去。根脚下谛去。自然出语尽与实相相应。言下救人生死。变凡为圣。捉砾成金。道有亦得。道无亦得。句句悉成言教。若也心中未谛。圆信不成。空任虚浮只成自诳。直饶辩说纵横。只增狂慧。设或说得天华坠。石点头。事若不真。总成妖幻。所以志公见云光法师讲法华经。感天华坠。云。是咬蚤之义。是先圣诚言。实为后学龟镜。可以刻骨。可以。书绅。今遍搜扬。深有。意矣。

宗镜录卷第九十九

  夫制论释经。傍申佛意。或法身大士。垂迹阐助化之门。或得旨高人。依教弘法施之道。乃至义疏章钞。铭诀赞序等。与宗镜相应者。皆当引证。是以众生言论。悉法界之所流。外道经书。尽诸佛之所说。

  大智度论云。论法入佛心中。唯一寂灭。一三昧门。摄无量三昧。如牵衣一角。举衣皆得。亦如得蜜蜂王。余蜂尽摄。又颂云。佛法相虽空。亦复不断灭。虽生亦非常。诸行业不失。诸法如芭蕉。一切从心生。若知法无实。是心亦复空。

  毗婆沙论云。善觉长者。为那伽。说四韦陀典曰。若人心生而不起。若人心起而不灭。心起而起。心灭而灭。又云。若离初发心。则不成无上道。所以云。一切功德。皆在初心。

  大乘摄论云。问。何以故。此识取此识为境。答。无有法能取余法。虽不能取。此识。变生。显现如尘。譬如依面见面。谓我见影。此影显现。相似异面。

  显扬论云。由所依所缘力而得建立。由所依力者。谓立眼识。乃至意识。由所缘力者。谓立色识。乃至法识。青识黄识。乃至苦识乐识。

  发菩提心论云。过去已灭。未来未至。现在不住。虽如是观心心数法生灭散坏。而常不舍聚集善根助菩提法。是名菩萨观三世方便。

#佛藏 #四库全书
发表评论
投稿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