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六书-尊龙凯时官方旗舰店
冲脉为血之海,即血室也。男女均有此血气,均有此冲脉。冲之得热,血必妄行。在男子,则为下血谵语;在妇人,则为寒热似疟。皆为热入血室,逼血下行,则血热而利也。挟血之脉,乍涩乍数,或伏或沉。血热交并,则脉洪盛。大抵男多于左手,女多于右手见之。又有阴寒为病,下利便脓血者,乃下焦虚寒,肠胃坚固,清浊不分而利下脓血也。二者一为挟血,一为阴寒,临病宜精别焉。
太阳病不解,热结膀胱,其人如狂而血自下者,愈;不愈,用桂枝汤、《明理论》抵当汤。
阳明病,下血谵语,胸胁满如结胸,夜则见鬼,此为热入血室,小柴胡汤。
少阴病,下利便脓血者,桃花汤。
腹满身热,下如鱼脑,曰湿毒,桃花汤、地榆散、黄连阿胶汤。
下后无表里证,脉数不解散,消谷易饥,多日不大便,此为瘀血,桃仁承气汤、抵当汤,或小柴胡汤加桃仁、大黄。
下焦蓄血,其人如狂,小腹急结,小便必利,抵当丸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四逆
手足不温,谓之四逆。邪在表,则手足热,邪在表里之间,则手足温。至于邪传少阴,则手足有逆冷之证,与厥阴又相远也。然自热而至温,自温而至厥,乃传经之邪,轻则四逆散,重则承气汤下之。非若得病,手足便逆而不温者,四逆汤温之,则为阴经受邪,而阳气不足也。其或吐利烦躁,厥逆蜷卧,皆属少阴,又为不治之证。
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满,或利下重,并四逆散。初病以来,厥冷四逆,即四逆汤。
手足逆冷,大便闭,小便赤,或大便黑色,脉沉而滑,此为阳证,以白虎汤;甚者,大承气汤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厥逆
阳气伏藏,阴气越出,阴阳不相顺接,所以厥也。若先热而后厥者,乃热邪伏于内也。先厥而后热者,乃阴退而阳得复也。
若始得病便厥者,是阳不足而阴胜也。热伏于内者,其脉沉而数,狂言发渴,露手扬衣,躁不得眠,或大便闭。初便厥者,其脉沉迟而弱,醒醒而静,恶寒引衣,或下利清谷也。其或恶寒蜷卧,烦躁下利,不知人,皆为恶候,故曰逆也。
先发热而后厥者,扬手掷足,烦躁饮水,畏热头汗,大便闭,小便赤,怫郁昏悸,当下失下,血气不通,所以谓热深则厥深者,此也,大柴胡汤、小承气选而用之。
初病便厥,足挛恶寒,引衣自盖,不渴,大小便自利,默默而惶惶,诸四逆选用之。
伤寒,厥而心下悸者,宜先治悸,茯苓桂甘汤;后治厥,四逆汤。吐利厥逆,烦躁欲死者,吴茱萸汤、当归四逆汤,仍灸太溪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不大便
不大便,谓大便难也。皆因发汗,利小便,耗其津液,以致肠胃干燥,而转属阳明里者多矣。
其小便自数者,则为津液偏胜,故使大便亦难也。若下,若发汗,小便数,大便硬者,与承气汤和之,谓津液内竭也。又有不宜便下者,至于脉浮,脉虚,恶寒,此尤带表邪,乃不可下。其呕吐,为邪未入腑,虽有阳明证,不可攻之。小便清者,知其邪不在里,仍在表也。大便难,小便少,不转矢气,此内无燥屎也,但初硬后溏尔。阳明脉浮,或经发汗,小便自利,不大便者,亦津液内竭,宜蜜导煎通之。经曰:其脉浮而数,能食,不大便,此为实,名曰阳结也,宜大柴胡汤。若不了了,得屎而解。其脉沉而迟,不能食,身体重,大便反难,名曰阴结也,宜金液丹。
伤寒,不大便六七日,头痛有热者,小承气汤。
病患不大便六七日,绕脐烦躁,发作有时者,此为屎硬不得大便,小承气汤。
夫病阳明者,下之则硬;汗多极,发其汗则亦硬,并小柴胡汤。
阳明病,胁下硬满,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苔,小柴胡汤。
少阴病六七日,腹胀不大便,急下之,大承气汤。
若发汗,若利小便,津液内竭,大便自难者,不可攻之;无阴阳,强大便者,下之,必清谷胀满,并用蜜导煎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谵语(郑声附)
经曰:邪气盛则实,精气夺则虚。故实则谵语,虚则郑声。伤寒,胃中热盛,上乘于心,心为热冒,则神识昏迷,妄有所见而言也,轻者睡中呢喃,重者不睡亦语。亦有谵语者,有独语者,有语言不休者,有言乱者,凡此见其热之轻重也。大抵热入于胃,水涸屎燥,必发谵语。又有被火劫者,有亡阳者,名各不同。但气短者死,脉自和则愈。或喘满,气逆而上奔,自利柔脱而夺下,皆为逆也。
谵语者,脉洪数,大便闭,小便赤,手足温,与调胃承气汤。胃实谵语,身热汗多,便难,或潮热,诸承气汤选用之。
发汗多,亡阳谵语,身自和,不可下,柴胡桂枝汤。下利谵语,为有燥屎,脉不微细,小承气汤;利不止者,不治。
三阳合病,谵语者,脉滑实,身重难以转侧,口中不仁,面垢遗尿,不可汗下,与白虎汤。
伤寒,大热干呕,呻吟错语,不得眠,犀角解毒汤。
得病无热,但狂言,烦躁不安,精采不与人相当,与五苓散二钱,以新汲水吐之则愈。一法用猪苓汤。
瘀血狂言谵语,漱水,大便黑色,小便多,身黄腹满,此为当汗不汗,蓄热在里,轻者犀角地黄汤,甚者桃仁承气汤、抵当丸。
妇人热入血室,昼静夜谵,如见鬼状,小柴胡汤。
阳明病,其人喜忘,必有瘀血,抵当丸。
郑声者,重语也。又为不正之音也。伤寒郑声,如郑卫之音,不正也。盖因汗后,若病患本音失而正气虚,则郑重,语不知高下,乃精气夺之候也。其脉微细,二便利,用小柴胡汤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小便不利(小便难附)
邪气聚于下焦,结而不散,甚则小腹硬满而痛,此小便所以不通。大抵有所不利者行之,所以渗泄也。若饮水过多,下焦蓄热,或中湿发黄,水饮停留,皆以利小便为先。惟汗后亡津液,胃汁干,与阳明汗多者,则以利小便为戒。设或小便不利而见头汗者,乃为阳脱关格之疾矣。
饮水过多,下焦蓄血热,小便不利,脉浮者,用五苓散;脉沉者,猪苓汤。
太阳病,身黄,脉沉者,猪苓汤。太阳病,身黄,脉沉结,小腹硬,小便不利者,为亡血也,五苓加茵陈。呕而发热,胸满,心下怔忡,小便不利者,为亡血也,五苓加茵陈、茯苓。
少阴病,四逆,或小便不利,四逆散加茯苓。
阳明病,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下懊者,身必发黄,五苓散加茵陈。
经曰:虚则小便难。阴虚者,阳必凑之,由膀胱受热,致小便赤涩而不流利也。又曰:虽不大便也,六七日而小便少者,但初硬后溏未定,或硬攻之,必溏。候小便多,屎定硬,方可攻之。乃胃中水谷不别,虽通而不能也。
阳明中风,脉浮弦大,身黄鼻干,气短腹满,潮热时哕,胸胁痛,小便难,小柴胡加茯苓。
太阳病,小便利者,以饮水多,必有心下悸,茯苓白术甘草汤;小便少者,必里急,猪苓汤。
伤寒明理续论卷之六
小便自利(小便数遗溺附)
小便自利者,为津液漏渗,大便必硬,宜以药微下之。其阳明自汗者,复发其汗,使津液内竭,屎虽硬,尤不可攻,纵使大便难,蜜导煎导之。太阴当发身黄,其小便自利者,则湿热内泄,不能发黄。惟血证,则腹急而如狂。肾与膀胱虚,则不能约制水液,二者皆小便自利。若肾与膀胱虚而挟热,热则水道涩,则小便不快,故涩淋而数起也。若自汗而小便数者,虽有表证,又不可用桂枝,谓亡走津液也。
太阳病,小便自利,以饮水多,心下悸,茯苓桂枝、茯苓甘草汤。